为什么申报高新屡次失败,可能是因为没注意这八个点!

现在,每年都有很多企业去申报高新,但是不是每个企业都能成功,失分的地方很多,其实,只要在准备申报的过程中,注意这十个点,就提高了成功率了,来看看,申报高新,常没注意的八个点吧!

1、高新领域没选对或者不符合高新领域,导致失败!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需要企业主营业务符合高新领域,一共八个领域:

一、电子信息
二、生物与新医药
三、航空航天
四、新材料
五、高技术服务
六、新能源与节能
七、资源与环境
八、先进制造与自动化

在选领域的过程中,一定要仔细斟酌。

2、企业缺乏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或者知识产权数量不够!

不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或者不想公开自己的有关技术、甚至没有知识产权的战略意识,这也间接影响了部分实质上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要求的企业申请高新。

知识产权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评分中占30分的,如果企业没有缺乏核心的知识产权,分数就低,往往就可能就是因为知识产权分数太低,而导致失败了。建议,申报高新的时候,多申请一些自主专利,一定是要与自己主营产品有关的专利,数量在十个以上。

3、年度审计报告与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中数据不一致

高新申报材料中有近三年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这项材料,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有些企业年审上的数据与纳税申报表不一致,那么企业在实际填报时应以哪个为准呢?根据实际情况,大多数企业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是财税归集口径不一致,小编建议大家以纳税申报表为准进行填报,并提供解释说明,阐明不一致原因。

4、企业人员问题

科技人员工作时间难确认。企业通过外聘研发人员时,工作时间难以判断,是否符合在岗183天的时间要求。

核心研发人员身份难确认。多数研发人员同时兼任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判断此类人员是否参与研发活动,是否具备科研技能或科研时间。

研发人员比例不准确。由于人员总数难以确认,研发人员的比例也同样难以判断。

企业生产人员的范围不准确。企业申报是否能将未参加社会保险人员算作员工总数。

5、销售合同与发票对应问题

发票开具不明确。收入与产品对应关系不明确,高新技术产品销售发票只写统称或标注代码。

研发项目通常采用专业术语或专用名词。销售合同多采用通用名称,项目情况与收入对应关系不明确。

收入范围难确定。对于产品和服务共同形成转化收入的情况,对应每项高新产品的范围难以确定。

收入数据难确定。由于会计日常记账原则和税务局认可的工作原则不一致,收入与日常申报资料数据不一致。

6、研发费用核算问题

对于未单独核算或专账管理的情况,研发费用归集不明确。

研发费用数据归集和比例分配不明确,实际支出的设备,人员,材料通常要同时用于多个研发项目,所以研发费用归集和比例确定难度大。

7、高新产品或服务收入占比低

有些企业产品或服务种类众多,但是并不是都能归属到高新技术的领域,所以会导致高新产品或服务的收入较低,达不到认定所需要的比例要求。

8、科技成果与较终产品关联性低

企业科技成果与较终产品应用不一致,企业对两者之间的关联性描述也甚少;

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资料,如成果来源或者转化形式来源的报告分析不得当,产品与成果之间关联度不清晰,存在部分企业“强行转化”的情况,导致知识产权跟项目和产品严重不匹配,成果与产品几乎无关联,从而影响了评分。

目前对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打分是由技术对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总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没有明确统一的衡量标准,企业要想得高分,只能说从评分细则入手,提高成果和较终转化产品的关联度,提高转化能力,这样进行高新企业申报时分数自然会高;

这里建议在进行高新企业申报前尽量增加科技成果总数,提供科技成果与较终转化的产品(服务)、工艺、样品、样机等在技术上存在关联性,合同、发票、检测报告等直接有力的证明;

高新认定失败的原因还有很多其他的,但是机会总是留给仔细做了准备工作的人的,要想通过高新认定,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一定要按照高新认定条件,做好每一项准备工作,公司内部一定要协调好,有时候内部没协调好,也会导致失败,也可以找第三方,帮助申报高新,第三方经验丰富,可以制定出最可行、最有效、最专业的申报方案。